Responsive Image

评论 | 王力雄:回忆新疆旅行见闻(三十)

评论 | 王力雄:回忆新疆旅行见闻(三十)

来源:RFA

在柯坪县城去了一位维吾尔老教师的家。他搞了几十年教育,认为新疆八十年代的教育状况最好,因为那时的学校是真正为了传授知识,学生也是为了学习知识,而现在一切都是为了钱。学校是为眼前挣钱,学生是为将来挣钱,进学校的目的就在找工作。他很不喜欢目前的教育状况。

其中一个严重问题是,教师不敢管学生。因为管严了学生可能辍学,导致义务教育考核指标下降,教育局和学校的政绩都受影响,老师会受批评,扣工资,因此老师也就不管学生了。
老教师住的是小区楼房。房子不大,但有很多人,男男女女、老老小小,这种密切的家族关系在汉人家庭已不多见了。睡觉的房间没有床,地面铺满了地毯,躺下就可以睡。一个房间足可以睡十多个人。

入夜的柯坪,街上亮起灯光,学着内地城市,竟也做出火树银花的形象,到处是五彩闪烁,树上挂着成串小灯泡。柯坪是个小县,只有四万多人。县城按照现在的政绩标准模式改建,街道宽阔,中心有广场,广场四周建起住宅小区。问当地人,他们喜欢这种变化,愿意搬出原来的平房住进楼房,能够统一烧暖气,有上下水,方便很多。不过这样的变化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一直存在着争论。当地百姓当然有权利追求舒适的生活,他们没有义务为满足外来人的猎奇审美,让自己保持已经厌倦的、不方便的传统状态。

不过,以失去自身的魅力为代价,到底哪个损失更大?过去来新疆时,事先提到每个地名都令人浮想联翩,期待会进入新奇的环境。现在全都变成了一个模样,和中国内地毫无二致。这种千城一面对外来者失去吸引力,对本地人则失去了文化传统的资源。先不说文化的意义,即使只论经济,长远看也一定是更大的损失。其实二者不一定只可选其一,方便舒适不意味一定要丢掉民族特色。哪种民族特色也不会排斥方便舒适。好的城市建设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把文化传统、民族特色与现代化结合在一起。没有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执政者的过失。

晚上和朋友在街上散步,被熟人撞见拉去喝酒,那是一伙进城办事的维吾尔乡干部,其中有个人弹都塔尔唱民歌。我听不懂他们之间的维语谈话,专心听民歌。但是窗外不时有警车开过,闪着灯,响着警笛,却开得很慢。这让我感到奇怪,如果它不急的话,为什么响警笛呢?喝酒的人们对我这个问题笑起来,告诉我那是为了震慑呀。这里的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每天深夜,警车就在深夜空荡的街上响着警笛来回转悠,人们都在这种震慑之声中进入睡眠——当然是在没有神经衰弱的前提下。

歌者每唱几曲,大家便喝上一轮酒。屋里空气浑浊之极,人人手里有支烟,吸完一支再接一支。喝酒也是一样,每瓶倒光时我都以为要结束了,结果又会有新酒打开摆上桌。最终我提前退场了。没走出饭馆大门就被一个醉酒者拉着手说了半天,大意是说提前退场是看不起人,直到朋友出来解围,我才得以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