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自由之家最新报告:中国灵魂争夺战 习近平治下的宗教复兴、压制和抵抗

自由之家最新报告:中国灵魂争夺战 习近平治下的宗教复兴、压制和抵抗

自由之家2017年8月25日

调适与抗争:
回族穆斯林有调整他们的宗教活动以适应汉人思想,并通过现存的政治体制来影响政策制定的传统。面对更加限制性的环境,很多维吾尔人选择暗自躲避官方管控,获取未经认可的宗教出版物,私下坚守他们的信仰,或是拒绝参加官方的庆祝活动。还有些人采取更具反抗性的举动,比如蓄胡子、在禁止佩戴头巾的场所佩戴头巾,或是当警察试图执行这些粗暴的规定时,与之对抗。

伊斯兰教在中国:过去与现在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后不久后,伊斯兰教便于唐代(618-907)随着穆斯林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最初传入中国。在元代(1271-1368),伊斯拉教的影响力和穆斯林人数在中国得以扩大部分元朝领导人本身也信奉伊斯兰教,尤其在维吾尔人居住的地区。
中共在1949年执政之后,中国的穆斯林被纳入于1953年成立的“爱国”中国伊斯兰教协会(IAC)管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清真寺遭到毁坏,任何人公开表示自己的信仰都会受到残酷镇压和惩罚。毛泽东死后,宗教活动重新得到许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也得以恢复,清真寺和穆斯林圣地的重建得到批准。根据1982年指导宗教政策的中共中央委员会第19号文件,当时中国有1000万穆斯林。
到目前,这个数字已经增加了一倍多。中国现有的2100至2300万穆斯林人口,超过了很多中东国家的人口,而且呈现很强的民族多样性。大约有一半的中国穆斯林(1050至1100万)是回族,他们是阿拉伯和波斯商人的后裔,已经融入了中国社会与文化。他们的相貌特征非常接近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族,在宁夏、甘肃和云南等省区的部分地区都集中了大量回族人口,还有很多回族已经在中国其他地区定居。第二大穆斯林群体是维吾尔人,一支突厥语系的少数民族,人口大约1000万,他们有自
己的语言、风俗和欧亚人种的外貌,主要集中在位于西北部地区的新疆 。中国其他的穆斯林人口属于若干不同的中亚民族—包括乌兹别克人、哈萨克斯坦人和塔吉克人—或是居住在北京和其他大城市的来自中东和非洲国家的移民。中国有3.5万座清真寺,其中半数字于新疆,有4.5万名伊玛目(阿訇)分散于多个省份。有若干重要的朝圣地分布在喀什、吐鲁番,以及甘肃省临夏市等地。临夏是一个回族穆斯林高度集中的城市,经常被称作“小麦加”。民族和地理分布的多样性也反映在伊斯兰教宗教活动上。绝大多数中国穆斯林属于逊尼派(Sunni),有一些维吾尔人属于苏菲派(Sufi)。有些宗教活动是为中国所有穆斯林普遍接受的,例如禁食猪肉和庆祝斋戒月(Ramadan),但是一日五祷、定期去清真寺参加主麻日(星期五)礼拜,则因信徒个人而异。
另外,有些作为维吾尔人文化传统一部分与婚丧仪式相关的宗教活动,在维吾尔地区很普遍,但在其他穆斯林社群则没有。同时,回族穆斯林宗教活动中一个独特之处是女性伊玛目(阿訇)领导的妇女专用清真寺。尽管有些清真寺提供女性专用礼拜场所,维吾尔妇女一般不会和男人一起参加清真寺礼拜活动,而代之以聚集在彼此家中祈祷、读《古兰经》和进行社交活动。
中国穆斯林宗教活动的多元性非常丰富,甚至在同一个族群和省份中,其表达伊斯兰身份认同的方式也存在明显差异。和中国其他宗教一样,在过去十年里伊斯兰教也经历了一场复兴。对于很多维吾尔人而言,提高宗教虔诚度、佩戴宗教标志和服饰,都是他们声张自己独立身份认同的方式,以区别于占人口多数的汉族。在回族,人们时常在一个商业化和物质化的社会中寻求精神和道德引领,近年来致富的穆斯林企业家拥有更多资源可以贡献于宗教机构。这场复兴的一个明显标志是越来越
多新建清真寺和苏菲派殿堂,尤其是在甘肃省部分地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甚至在一些小村庄也举目可见,这一地区有时被称作“《古兰经》带”。
有一小部分汉族人或是出于宗教原因,或则是为了与一名回族配偶成婚,皈依伊斯兰教 。但是绝大多数变得更为虔诚的人是由于他们重新认知自身的伊斯兰传统。政府统计不见得提供中国穆斯林信徒的准确数量,因为这些数据主要是按照少数民族人口进行计算,其中暗含一个假设,即所有的回族或维吾尔族人都是穆斯林,以及所有穆斯林皆非汉族。

了解中国的伊斯兰教情况:https://freedomhouse.org/sites/default/files/Islam-Chapter.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