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北京举行全国民族工作会议

来源: 自由亚洲电台,2014年9月30日

北京举行的9年来首次全国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搞扶贫开发,并提出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也要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

中国官媒《北京青年报》星期二报道,中共中央民族工作会议9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召开的第四次民族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等也到会。

会议强调,在一些经济困难的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要紧扣民生抓发展,重点抓好就业和教育;搞好扶贫开发;加强边疆建设,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重点解决路和水的问题,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还要重视利用独特地理风貌和文化特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村镇。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在民族地区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落实好生态补偿机制。要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步把旅游业做成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

会议还提出,教育投入要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加快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办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搞好双语教育。加快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会议指出,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

美国西东大学退休榮譽教授楊力宇就此表示,中共提出的一些有关杜绝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以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等说法听起来很好,但实际上能做吗?

“中共民族工作会议所提出的一些口号的确不错,例如杜绝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等,但实际上能做到吗?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以大汉族为中心的,中共也是如此。”

会议还提出,要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要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并提倡要积极做好双语教育、信教群众工作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知识分子工作。

在美国的人权活动人士刘青就中国政府多年来所实行的民族政策和措施,以及其后表示:

“所有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人都知道,中共开会所说的和实际所做的很少是一回事儿。它这次会议所说的实际上也不会做到。中共只会靠暴力来统治。”

中青报的报道还列出了中国过去举行的三次民族工作会议的事件:第一次是在1992年1月;第二次在1999年9月;第三次在2005年5月。

中国的民族问题近年来呈越发恶化的趋势,而中国政府却似乎只知道诉诸于打压政策来对付这些问题。美国《纽约时报》今年3月刊登署名王进文的文章、题为《新疆民族问题归根结底是宪法问题》。文章说,新疆尤其是南疆的贫穷与贫富差距问题相较于中国其他地方更为严重,但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无论是在所谓的分裂势力还是恐怖分子中,经济诉求都不是或不占据主导地位。民族问题归根到底是宪法问题。中国政府一直以铁腕手段应对民族问题,往往造成对整个民族的打压,因为当政治诉求以民族而非阶级或贫富的形式呈现出来的时候,“非我族类”的潜在意识便将打击与防范的矛头指向了民族整体,例如内地对于新疆维族摊贩的管制,新疆人在内地旅行、经商等的诸多限制,尤其是外出签证方面的人为困难等,但这又造成了维族整体的反感,加重了离心倾向——而这却恰恰是分裂势力恐怖分子所要达到的目的,试图以此唤起整个民族的仇恨。

对中国当下而言,宪法爱国主义的意义便在于以平等尊严、自由的政治参与和民主治理权利、社会和经济权利和文化群体权利塑造公民,以公民理想构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与忠诚,弥合日趋扩大与严重的民族对立,渐次矫正民族差异。以公民身份认同实现内政一体化,进而,“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方才具有现实意义。

(记者:希望;责编:嘉华)

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aoshuminzu/nu-09302014152645.html